那些咖啡培训教我的事

我在一家咖啡学院担任讲师工作。学员来自各行各业,最多的还是初学咖啡的爱好者们。传道受业解惑的同时,我也不断受到大家的启发,积累了很多心得,借此与大家分享一番。


手冲咖啡可以修身养性

那些咖啡培训教我的事@综艺《朋友请听好》

这两年喜欢手冲咖啡的人越来越多,同一款咖啡豆,不同人冲出来的味道真的会大不同。

据观察,大部分学员,在初学阶段就能制作出更美味手冲咖啡的人,往往做事细腻谨慎,风格偏内向、话不多。这里说的好喝主要是指,风味呈现足够完整连贯,并且浓淡适宜。我曾带过一个手冲课程,几位学员全部从事法务工作,练习到第二天时,各位的出品都已经非常优质且稳定。

有一些能量满满,比较外向的学员,学手冲咖啡会上手极快,但制作出的咖啡往往会比较清淡,甚至缺少风味。这主要是因为他们的思维和动作都非常迅速,注水容易快而不均,使流速过快,导致部分咖啡粉未能得到充分萃取。当他们的冲煮操作可以达到细致且稳定的状态时,咖啡的味道也会更饱满更好喝。

经常有学员感叹,手冲咖啡的制作过程非常治愈。指的就是手冲咖啡的制作过程需要平心静气,会有平复心情、修整情绪的作用。



学好拉花需要“精、气、神”

那些咖啡培训教我的事@perfectdailygrind.com

有些学员会专门来学习拉花,因为它有较强的视觉呈现效果,还能作为一门傍身小才艺。拉花需要一定量的练习,过程难免会有些枯燥。据观察,出图又快又美又稳定的学员,通常具备以下三个要素,我称之为拉花的“精”、“气”、“神”。

 精,泛指有形状态之精微物质。之于拉花就是优质奶沫。
好奶沫的标准大家都了然,细腻白润有光泽。实际操作中还需要视不同奶源、不同机型、不同饮品、不同图案调整奶沫薄厚程度。可以信手拈来打出合适且优质的奶沫,这是出品一枚精致拉花图案的第一要素。

 
气,泛指无形状态之精微物质。之于拉花可以理解为力的传导。
通过动作姿势、双手配合、流量收放,将力道传导至拉花缸和咖啡杯中的液体。至于具体的动作,各门派有自己的法则,最终目标都是一致的:做出可识别度高、位置角度正、大小合适图案。

相当一部分学员在开始学习拉花动作时,会觉得有些拧巴别扭,但请相信,凡是正规机构的教学方法,都经过了反复论证,可以确保学员在最短时间内掌握基本操作,避免走弯路。比如当拉花图案连续出现扭转偏移的现象,这时按标准姿势矫正一遍动作,图案立刻就能回归横平竖直。所以掌握这第二要素,还需要各位在学习时保持开放的心态。先按教学方法练好基本功,之后再去创新和发挥。

神,泛指精气活力,调节情绪,去顺从更加健康的生命活动。之于拉花,则是保持良好心态,建立正向循环。
甭管是咖啡没完没了的洒,还是图案一直不理想,心态千万不要崩,积极想办法改进。当发现情绪上头时,需要及时叫停休息,烦躁状态下练习时几乎很难突破瓶颈。学员可以停下来喝杯咖啡,先恢复好状态,我们再帮助大家找到突破口逐个纠正,让图案越来越美观。拉花离不开练习,逐渐完善每一个细节。做出精美的图案,无他,唯手熟尔。



“酸味咖啡”从拒绝到偏爱

那些咖啡培训教我的事@《孤独的美食家》

有这样一个有趣的现象,当咖啡从业者们对于咖啡层层叠叠的酸讨论得如火如荼时,很多初学者听到“风味偏酸”的咖啡,却会毫不犹豫地拒绝。进一步了解不难发现,他们不喜欢的酸味咖啡,其实是那些由于保存不善带有“坏酸味”的咖啡。比如酸败变质后尖锐的醋酸味。

咖啡中的“好酸味”大多与甜味共存,但由于咖啡中的甜味非常细微,所以很难被单独捕捉。酸味主导的咖啡,更准确的说是酸甜风味的咖啡,入口后通常会有明显的花果香气,与其说是咖啡,可能更像果汁。优质咖啡豆天然的花果香味,层次丰富,衔接流畅,会令人清爽愉悦。

通过课程进行感官开发后,大家会对咖啡中的酸甜苦和各种风味形成更全面的认知,并且找到自己更喜欢的口味类型。在一开始拒绝酸味咖啡的学员们,往往会发出这样的赞叹:“原来酸甜口味的咖啡这么好喝,真是苦有苦的醇香,酸有酸的芬芳!”
 


建立“风味观点”用所学知识去挑选

那些咖啡培训教我的事@Kim

做咖啡讲师后,课外最常被问到的问题就是“有推荐的咖啡豆吗?”

首先我会询问对方想喝哪种口味的豆子。花果香型还是坚果焦糖香型或其他香型?我喜欢称之为“风味观点”,类似于人生观、价值观吧。

找到自己喜欢的口味,比一味追求昂贵的豆子更有意义。咖啡豆作为一种商品,它的价格和成本直接挂钩,也受到市场供求影响。而咖啡作为农产品的属性也注定其价格和每季产量息息相关,今年翡翠庄园竞标级红标瑰夏标王单价高达USD2,755,对于一般爱好者而言,大可不必盲目跟风高价豆,毕竟衡量性价比的要义还是自己觉得好喝。

其次就是多积累并且运用所学的知识去挑选。对于常见豆种,大家都会用到所学关于豆种、产地、海拔、处理法、烘焙度等相关的知识,参考风味标签,很快就能锁定符合自己“口味主见”的产品。多积累咖啡小知识还能有效避坑。比如曾经有学员告诉我她在超市看到“蓝山咖啡”,一激动刚要购买,仔细看标注原来是“蓝山风味咖啡豆”。我们知道蓝山咖啡是顶级咖啡的代表,以风味均衡口感顺滑醇厚著称。而加了后缀风味的产品,通常使用的咖啡豆并非蓝山本山,而是用其他种咖啡豆拼配成靠近蓝山咖啡的风味。

那些咖啡培训教我的事@Kim

咖啡于我而言,是点缀生活的必需品,在每一阶段课程伊始我都会分享给学员下面这段话,这次就用它来为本文收尾吧。
 
我们学习咖啡知识是为了丰富生活,促进交流,不断矫正认知偏差,而并非是用来相互质疑。

希望我的工作可以让爱咖啡之人喝到更美味的咖啡,让优秀的咖啡师有更多懂得欣赏的咖啡客,为打造这个城市更加美好的咖啡氛围尽一份绵薄之力。




END

那些咖啡培训教我的事

CSCA精品咖啡学院讲师

金水拾伍

“用咖啡能量,感知世界和星光。”

    版权信息

未经同意请勿转载,欢迎分享朋友圈


  文章来源:公众号【咖啡沙龙】原创

  图片来源:perfectdailygrind.com、Kim、网络截图

  侵权联系:weixin@coffeesalon.com

  投稿/合作:微信 cofesalon


那些咖啡培训教我的事
那些咖啡培训教我的事
那些咖啡培训教我的事

那些咖啡培训教我的事
那些咖啡培训教我的事
那些咖啡培训教我的事
那些咖啡培训教我的事
那些咖啡培训教我的事
那些咖啡培训教我的事
点击原文阅读,来咖啡沙龙微店逛逛!
那些咖啡培训教我的事

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(咖啡沙龙):那些咖啡培训教我的事


分享此文:

admin

留言